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93号建议的答复
发布日期:2025-09-15

张莹莹代表:

您好!您提出的《关于元宝区公安后街道路两侧车辆违停整治的建议》已收悉。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:

一、关于大力宣传教育方面

(一)增设警示标识。在公安后街及崇德南小区周边路段,合理增设“禁止停车”“违停抓拍”等交通标志牌,施划禁停标线,确保交通标志标线规范、醒目,有效引导车辆规范停放 。

(二)多渠道宣传。通过小区公告栏张贴海报、发放文明停车倡议书等方式,普及乱停乱放的危害及法律后果。利用短信平台,向周边居民发送温馨提示短信,提醒规范停车。此外,依托“双微一抖”等新媒体平台,制作并发布以案说法、交通知识科普短视频,定期曝光公安后街违停乱象,强化警示效果,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停车习惯。

二、关于严格处罚违停行为方面

(一)加强巡逻管控。科学调整勤务安排,在早晚高峰及违停高发时段,增派警力对公安后街开展不间断巡逻,及时发现并劝离违停车辆,对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绝驶离的,依法进行处罚、拖移。

(二)科技赋能执法。充分利用电子警察、移动抓拍设备,对公安后街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抓拍,提高执法覆盖面和精准度,形成严管高压态势,确保道路畅通有序。

(三)联动共治。与街道、社区、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,定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,对长期占用公共道路的“僵尸车”、违规设置的地锁等进行集中清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。

三、关于设置移动式违停栅栏的可行性,需从道路条件、管理成本、民生影响等多方面综合考量

(一)可行性优势。

一是移动式栅栏可通过物理阻断防止车辆在道路两侧违停,尤其对长期占用道路的“僵尸车”“固定违停车辆”能起到强制约束作用,快速恢复道路通行宽度,缓解会车困难问题。

二是若道路需临时通行大型车辆(如消防车、救护车),可临时移动栅栏腾出空间,相比固定隔离设施更具机动性,能平衡交通管理与应急通行需求。

(二)潜在问题与挑战

一是公安后街作为居民唯一出行通道,若道路宽度本就狭窄,设置栅栏可能进一步压缩通行空间,反而加剧双向车辆会车难度,甚至导致拥堵。

二是移动式栅栏需定期维护(如防锈、检修锁具),若频繁移动使用,设备损耗较快,后期维护成本较高。

三是若栅栏关闭时段与居民出行高峰重叠(如早晚高峰),可能因车辆排队等待挪动栅栏而延长通行时间,引发居民不满。若遇突发应急事件(如火灾、急救),栅栏若未及时开启,可能阻碍救援车辆通行,存在安全隐患。

(三)替代方案建议

一是在道路两侧施划醒目的黄色禁停标线,配合电子抓拍设备,通过“视觉警示+科技执法”减少违停,避免物理隔离对通行的影响。

二是采用反光隔离柱等固定且低矮的隔离设施(高度不超过50厘米),既能防止车辆违停,又不影响行人、非机动车通行,且维护成本较低。

三是联合社区调研周边停车需求,在不影响通行的区域施划临时停车位,或协调附近停车场对居民开放优惠停车,从源头减少违停动机。

(四)结论与建议

短期不建议直接设置移动式违停栅栏,因公安后街作为唯一出行通道,物理隔离可能加剧通行矛盾,且管理成本较高。可优先通过“强化宣传+智能执法+优化设施”组合措施整治违停。


联系人:郝熠 

联系电话:13904151002

 

丹东市公安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年06月10日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信息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