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6日,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反诈民警走进辽东学院北校区,为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“反诈第一课”。
“同学们,你们有没有收到过‘刷单返利’的短信?有没有刷到过‘无抵押、低利息’的网贷广告?”授课一开始,民警陈文超就以两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切入,瞬间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。
在讲解“兼职刷单诈骗”时,民警分享了一起本地真实案例:某高校学生因想赚取零花钱,轻信网上“刷单日赚200元”的信息,起初完成小额任务后确实收到佣金,可当投入5000元“大额单”后,对方却以“任务未完成”“系统故障”为由拒绝返款,最终联系不上对方。“这就是典型的‘放长线钓大鱼’,看似轻松的兼职,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凡是要求先垫资的兼职,一律不要相信!”
针对大学生容易陷入的“网络贷款诈骗”,民警更是重点剖析。他指出,部分学子因生活费不足或追求消费,容易被“低利息、秒到账”的网贷广告吸引,可这些平台往往隐藏着“砍头息”“高违约金”等陷阱,一旦逾期,还会遭遇暴力催收,甚至影响个人征信。正规贷款平台都需要审核资质,绝不会仅凭身份证就放款。民警现场教大家辨别正规网贷的方法,并建议有资金需求时,优先向学校、家庭求助,或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。
除了拆解骗局,民警还向大一新生们传授了实用的反诈“工具箱”。他反复强调“三不一要”原则:不轻信陌生信息、不透露个人隐私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,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。同时,民警还现场指导同学们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,演示了来电预警、风险查询等功能,“这个APP就像‘反诈保镖’,能实时帮大家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,一定要装好、用好。”
在互动问答环节,现场氛围格外热烈。有同学提问:“接到‘客服’说订单异常,要退款到指定账户,该怎么办?”民警回应:“先通过购物平台联系官方客服核实,不要点击对方发的链接,更不要透露银行卡密码,凡是要求转账的‘客服’,都是骗子!”民警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,用具体场景帮同学们巩固反诈知识,不少同学边听边记,还主动和身边同学交流心得。
“以前觉得诈骗这事离自己很远,听完课才知道骗子这么‘狡猾’,幸好学到了这么多实用技巧!”“陈警官讲的案例都很真实,以后遇到类似情况,肯定不会上当了!”